QY千亿国际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于198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1996年开始全日制本科招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办学以来,遵循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异、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适应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0多年来,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一直延续着以设计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学生以艺科为主,也是本专业的特色,这也是服装设计与工程系能够取得良好社会反响的重要优势,培养了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两千余名。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在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结合行业变化与市场需求进行总结、调整与改革,明确了该专业的办学思路。教学及实践教学条件、专业及课程建设稳步发展,师资队伍以吸纳高层次海外人才为主,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
服装与服饰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范畴,它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有机整体统一起来,是科学、经济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的教育工作遵循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把“创新思维、结合实践”的教学理念作为主导思想,为了使服装设计的专业方向更加明确,确立了以重史论、重动手能力和重创意思维作为专业基本教学思想,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观念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培养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审美感觉和独立创造设计思维,有观察、理解、总结生活的能力,并能结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独立设计。能够自如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教学、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饰品设计、时尚买手、产品陈列、品牌及生产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具有一支较高专业素质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较高学历教育背景和市场实践经验。该专业有教师13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他们分别来自英国肯特大学、英国特伦多大学、英国中英格兰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具有宽泛的学缘结构。完成教材、专著共40余本,完成项目70余项,近五年共获得各类奖励奖项35项。
郑州轻工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3月。中心整合了艺术设计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轻工职业学院等相关院系的人才优势,主要致力于民间美术、民俗文化、民间文学的研究,设立了民间美术、美术考古、民俗艺术三个研究机构和一个民俗艺术馆。各研究所成员分别由教授、副教授、博士、讲师等组成。中心的建立已得到中国民协、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民协的大力支持,目前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研究基地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和相关单位、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邀请河南工艺美术大师魏然开设了刺绣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课程、河南省首批非遗传承人任鹤林开设木版年画课程、河南省级传承人刘清顺开设编织课程、民间美育坊负责人吕存开设乱针绣课程、河南省非遗传承人畅杨杨开设剪纸课程等,极大拓展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开设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复原,扎、蜡染手工艺及各类传统手工艺选修课,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拥有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主讲教师获得获得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二等奖,河南省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拥有六个不同实验室以及三个教授工作室,满足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陈扩军 )